养生智慧 | 清-泄-通-补 | 穿戴式养生
🌿 养生不是只靠「补」!
先清 → 再泻 → 再通 → 最后才补。
👉 觉得疲惫时,先问自己:
「我需要补?还是需要通?」
找到答案,才是真的健康之道。
~~~
前阵子艺人沈玉琳紧急住院,后来发现是血癌。他曾说自己每天吃五种保健品养生,却还是病倒。这件事也引发许多人对「补」的反思。
在台湾的诊间,最常听到的两个问题是:
-「医师,我应该多补一点什么?」
-「医师,我可以吃综合维他命吗?」
其实,中医认为养生不能只靠「加法」,更重要的是懂得「减法」。
真正的养生智慧,是先辨清身体的状况,再决定需要「清、泻、通」,最后才是「补」。
🔑 三种不一样的「补法」
1️⃣ 以清为补:清掉体内的火
• 常见症状:口干舌燥、长痘痘、心烦失眠。
• 原因:体内有「热」。此时若再吃人参、麻油鸡等温补食物,反而火上加油。
• 做法:用清热的食材(如绿豆、菊花),先把火气清掉,身体才能恢复清爽有精神。
2️⃣ 以泻为补:排出体内的堵塞
• 常见状况:消化不良、气血不畅、代谢废物堆积。
• 问题:这时再多补品也吸收不了,甚至加重负担。
• 做法:中医会透过通便、活血化瘀,帮助把不需要的物质排出,让气血循环恢复顺畅,身体自然就能正常运作。
3️⃣ 以通为补:让气血流通无阻
• 中医说:「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。」
• 如果肠胃不顺、腹胀气,关键不是再吃补品,而是让身体「通」起来。
• 透过理气、消食,帮助气机流畅,养分才能有效吸收,疲劳也会随之消散。
🌱 养生智慧
• 养生不只是「吃什么补」,更要先懂得「清、泻、通」。
• 高手养生靠减法:先排除过剩与堵塞,再谈进补。
• 下次觉得疲惫时,先问自己:
👉「我的身体是需要补?还是需要通?」
找到真正的答案,才能迈向健康。
声明:我们注重分享, 部分文章、图片来自网路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异议,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。